风雨百年雨花魂 | 他在美国读硕时,为孙中山写传记

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2:13    点击次数:93

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档案馆馆藏中,

有一本用英文撰写的学术著作

——《孙中山评传》。

这本评传,

是雨花英烈施滉在该校求学时

撰写的硕士论文,

也是为孙中山先生

撰写的最早的传记之一。

图片

施滉

施滉是云南洱源人,1900年出生在一个贫寒的白族小学教师家庭。他小的时候,天不亮就随母亲挑着担子,上街卖豆腐脑贴补家用。

1917年秋,施滉考入清华学校。尽管家境清苦,但他在同学中威信很高,还担任过清华学生会的领导。1924年秋,施滉登上驶向美国的邮轮,去了斯坦福大学读书。

图片

1920年,施滉等人组织的“唯真学会”部分成员在清华园的合影,前排右三为施滉

在美留学期间,他一边忙着学业,一边还要自筹经费办报纸、宣传革命。当时的活动经费,基本都是靠他勤工俭学赚来的。他和妻子罗静宜婚后租了个小房子,成了宣传革命的据点,好多人跑来听课,甚至在家里住。而他和妻子最拮据时,两人一天只能分食一只洋葱。

图片

1926年,施滉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与校友的合影,照片右下角是他的英文题字

1926年,施滉取得学士学位以后,继续留校攻读东方史硕士研究生。他在考虑硕士论文选题时,完全不像许多留学生那样致力于研究外国问题,而是着力研究中国问题,表现出浓厚的爱国情感。施滉在赴美前夕与孙中山在广州的深度交流,也为他的选题提供了思考方向,他最终选择以《孙中山评传》为题。

图片

施滉在斯坦福大学所写英文论文《孙中山》的一部分

1927年,施滉加入共产党。1928年,施滉完成了硕士论文《孙中山评传》撰写工作,论文以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为主线,征引了当时100多种中英文书报杂志资料,除孙中山本人发表的文章、讲话之外,其余多是国内外各方面的评论,有些原始资料异常珍贵。这篇用英文撰写的论文近16万字,长达300多页。

图片

施滉同学徐永煐撰写的《见孙中山先生记》

在这篇论文中,施滉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。他除了介绍孙中山革命历程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外,还分析和肯定了孙中山联俄、联共、扶助农工三大政策,较早地提出了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。

图片

罗静宜后来回忆道:

“那种艰苦卓绝的精神,

使我敬佩不已。

施滉写孙中山用了两年时间,

那时他被通缉,

反动分子以暗杀威胁他……

但他毫不在乎,

更勤奋地干革命工作。”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